近年来,网上涌现大量宣称“低价”“极速出结果”的司法亲子鉴定服务,价格远低于市场均价,吸引了不少消费者。但这类服务真的靠谱吗?作为专业从业者,我们提醒:低价背后暗藏三大风险,选择需谨慎。
1. 资质存疑:非正规机构“浑水摸鱼”
司法亲子鉴定需由具备《司法鉴定许可证》的权威机构执行,且鉴定人必须持有相关资质证书。然而,部分低价机构通过虚假宣传掩盖资质缺陷,甚至冒用正规机构名义揽客。消费者若未核实资质,可能陷入“假报告”陷阱,导致法律纠纷时证据无效。
建议:选择前务必通过司法局官网查询机构备案信息,确认资质真实性。
2. 样本风险:流程漏洞导致结果失真
正规司法鉴定需严格遵循采样规范,例如现场核验身份、拍照录像、交叉核对样本等。而低价机构可能简化流程,允许“邮寄样本”或“代采样”,为样本调包、污染埋下隐患。一旦结果出错,不仅损害当事人权益,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甚至法律责任。
提醒:司法鉴定必须本人到场,任何“远程操作”均不符合规范。
3. 法律风险:虚假报告害人害己
司法亲子鉴定报告常用于落户、诉讼、继承等场景,其法律效力依赖机构资质与流程合规性。若因贪图低价选择“黑机构”,报告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证据,导致案件败诉或手续被拒。更严重者,伪造司法文书可能涉及违法,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忠告:价格并非唯一标准,合法性与准确性才是核心。
结语
司法亲子鉴定是严肃的法律程序,低价诱惑背后往往是专业性与合规性的缺失。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本地权威机构,通过官方渠道预约,切勿因小失大。毕竟,一份可靠的鉴定报告,才是维护权益的根本保障。